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企业环境、社会
与治理(ESG)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招生简介
一、【学校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简称“中国社科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主管,是以新型科教融合为办学特色、以拔尖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为基础、以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为主体的研究型文科大学。始终坚持政治建校、立德树人立校、科教融合兴校、学科专业强校、师资队伍壮校,努力提高办学治校水平,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5月,经党中央同意、教育部批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社科大,并于当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中国社科大研究生教育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研究生培养。1978年,经党中央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研究生院,系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之一。经过多年高质量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形成了“按所设系、分片教学、集中办院、统一管理”的办学模式,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国内一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学校现有良乡、望京两个校区,设有13个新型科教融合学院,共有专任教师1307人,其中专职教师253人,岗位教师及研究生导师1054人;正高职称890人,副高职称283人;获得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282人次(其中,获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四个一批等国家级人才称号的226人次),占师资总数的21.6%;学部委员43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截至目前,我校已获批国家级协同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发展中心、北京人文中心等省部级研究机构4个,局级研究机构5个,社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学校内设非实体研究中心51个。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门类齐全,覆盖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纪检监察学、中共党史党建学、区域国别学等主要学科领域。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3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学士学位专业19个。
二、【学院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是大学最早建立并开始招生的学院之一。2020年9月,经济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融合,经济所领导同时担任经济学院主要领导。现任院长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研究员,执行院长为张涛教授。
经济学院现有学士学位点1个,学术型硕士学位点10个,专业型硕士学位点1个,学术型博士学位点9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在读学生500余人,专业覆盖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两类一级学科。本科招生专业为经济学,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学、数字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和统计学。
经济学院立足于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研究型学院,充分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经济学部其他研究所的师资和科研优势,在教师配置和课程设置上进行创新探索,持续完善教学培养体系和强化提升学生培养质量。
经济学院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色的经济学本科专业,充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的强大师资和科研资源,适当引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资源,突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对现实国情的认知,致力培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掌握广博知识和扎实经济学专业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形成科教融合、教学相长的新发展格局。
三、【项目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化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探索开展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评价。”并将其作为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环境、社会与治理(ESG)是一项关注企业环境影响、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评价体系,兼顾经济、环境、社会、治理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ESG已经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越来越成为全球上市公司、跨国企业、金融公司以及投资者普遍认可的理念,也得到了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整合中华环保联合会的资源,开设中国企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高级课程班的项目背景,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ESG日益成为实现国家战略部署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进一步明晰了低碳发展部署,指出要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好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ESG日益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方面,相关新政策新要求将强化企业履行ESG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企业在ESG方面的实践,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生态环境部相继印发《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方案》及配套的管理办法和格式准则,构建了环境信息强制性披露的制度体系。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要求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推动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证监会从规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入手,在《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中引入了ESG有关规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开始重视ESG因素,将其纳入决策过程中,目前,全球已有约90个市场的政府机构、行业团体或国际组织出台超2000个强制或自愿的ESG法规和指南,为ESG投资、ESG信息披露等提供框架参考,全球ESG评级机构数量已超过600家,ESG评级产品也已近上千种,企业越来越需要具备ESG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和社会责任要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教学经验,结合中华环保联合会在ESG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资源和实践经验,经济学院特开设ESG高级课程班,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本项目旨在系统地培养具备ESG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ESG领域的发展,提高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四、【项目特色】
1. 紧跟政策走向: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该项目紧跟政策走向进行ESG实践学习。学员将了解ESG理论基础,并掌握一线资讯,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ESG披露新规和绿色贸易壁垒。
2. 培养国际竞争力:该项目旨在帮助企业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学习和实践,学员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国际ESG披露新规和绿色贸易壁垒,提升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3. 系统化课程设置:该项目的课程设置全面而系统,涵盖了ESG的起源发展与未来趋势、ESG信息披露实践、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与实践以及“双碳”形势下国际贸易的发展新挑战等多个专题。系统性科学性的课程设置能够帮助学员全面了解ESG的各个方面,提升他们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
4. 优质师资团队:该项目依托中国社科院大学的学术优势和中华环保联合会的实践经验,邀请了国内外一流的ESG专家和业界精英担任授课教师。他们将通过现场授课、开放式讨论以及案例研究等方式,为学员提供前沿的ESG知识和实践经验。
5.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项目不仅注重ESG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使学员能够亲身感受ESG实践,加深对ESG理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研究方向】
中国企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高级课程班开设以下15个研究方向旨在帮助学员深入了解ESG领域的各个方面,提升他们在实践中运用ESG理念的能力,为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ESG理念与企业战略融合 |
2.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 |
3.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构建 |
4.公司治理与ESG绩效 |
5.绿色供应链管理 |
6.ESG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 |
7.碳排放权交易与市场机制 |
8.ESG评级与指数构建 |
9.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信息披露 |
10.循环经济与企业发展 |
11.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
12.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行为 |
13.全球ESG法规与政策比较 |
14.ESG与企业国际竞争力 |
15.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企业实践 |
六、【报名条件】
1. 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2. 进修学习意愿强烈,能坚持在职学习;
3. 已获得硕士学位(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名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位学历认证书”复印件)。
备注:本项目设有最低开班人数要求,报名人数未达到最低开班人数,将取消或延期举办。招生截止日期原则上不晚于项目计划开班时间。
七、【招生对象】
1. 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全球上市公司、跨国企业、国有企业、金融投资机构的中高层管理者;
2. 已经获得硕士学位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人员;
3. 已经获得硕士学位,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事业有较强学习能力和丰富管理经验的,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
八、【培训安排】
1. 培训周期:两年,培训计划起止时间自2025年12月至2027年12月。
2. 培训地点:北京。
3. 培训时间:每个月计划授课1次,每次2天,集中在周六周日授课,寒暑假不上课
九、【培训费用】
培训总费用为人民币154,000元/人,一次性缴清,含课程费、资料费、报名费、结业证书制作费。交通、食宿等其他费用均由学员自理。
十、【培训课程】
课程类型 |
课程名称 |
授课学期 |
课时安排 |
学科基础课 |
企业战略管理 |
第一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经济学原理 |
第一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计量经济学 |
第二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环境经济学 |
第二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专业方向课 |
ESG与企业战略深度融合实践 |
第一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高级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 |
第二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塑造 |
第三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ESG投资策略及资产优化配置 |
第三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与透明度管理 |
第三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ESG评级体系与指数创新 |
第四学期 |
5次,每次3小时/半天 |
热点前沿课 |
全球ESG发展趋势分析 |
全学期 |
14次,每次3小时/半天 |
气候变化与企业应对策略 |
绿色金融的创新与挑战 |
ESG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 |
循环经济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碳排放权交易的全球实践与挑战 |
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企业行动计划 |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最佳实践 |
ESG因素在资产配置中的应用 |
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忠诚度建设 |
ESG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策略 |
AI赋能ESG: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ESG治理 |
中企出海ESG战略与实践 |
移动课堂 |
ESG实践考察与案例研讨 |
全学期 |
京内/京外4次,每次3小时/半天 |
学术训练 |
ESG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
全学期 |
6次,每次3小时/半天 |
ESG政策分析与建议撰写 |
第二三四学期 |
6次,每次3小时/半天 |
注意:实际开课课程根据培养方案和学生需求适度调整。
十一、【师资选聘】
李雪松,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第14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经济政策效应评估、战略规划与产业升级等。
杨开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空间经济、生态经济、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和生态文明研究。
张永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生态文明、发展经济学、绿色发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中国经济等。
曲永义,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理论与政策、中小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
庄贵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是我国社科界较早从事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并取得较为突出成绩的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计划”气候变化经济学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经济学。
高文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劳动力市场与人力资源管理。
张涛,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量经济学学科带头人。研究领域为数据建模、大数据预测及基于文本挖掘的政策评估。
李群,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首席智库专家。研究领域为生态评价研究、不确定性经济预测与评价、人才资源与经济发展、科普评价、国家治理等。
贺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与产业政策。
王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企业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创新型企业理论、产业发展、战略管理、创新管理和政策。
陈洪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包括碳排放权交易、低碳建筑、国际气候治理和城市节能减排等)、新能源经济与政策研究、生态经济理论及生态城市规划。
蔡跃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数字经济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大数据分析与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
谭祖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管理部(学位办公室)主任。研究领域为国际经济贸易理论与政策。
王微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助理,教授,数字经济教研室主任,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数字经济。
朱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与投融资、区域经济。
张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为公共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宋豫秦,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领域为环境变迁,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王振耀,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名誉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理事长、教授,海南亚洲公益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慈善法、善经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老龄事业。
林彬,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兼ESG专委会主任、研究员,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课题组主任,北京企业管理咨询协会会长。研究领域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ESG、企业家精神、营商环境。
王晓光,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ESG专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企业竞争力、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等。
吕建中,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副主任,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董事,上海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可持续商业战略与实践、企业ESG管理体系建设。
王元丰,中华环保联合会常务理事、ESG专委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碳中和科技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金融论坛(IFF)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研究领域为碳中和、可持续发展。
郭毅,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国际经管学院经管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社会责任壁垒、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投资等。
钱小军,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智库专家,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副院长、教授,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为管理认知与组织行为、管理沟通、商业伦理、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等。
董战峰,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智库专家,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政策所所长,兼任企业绿色治理(ESG)中心主任、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绿色环保、“双碳”战略、ESG、EOD。
刘轶芳,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智库专家,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财政部可持续准则专家,生态环境部咨询专家。研究领域为可持续准则、绿色经济、ESG披露与投资。
孙孝文,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常务委员,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可持续发展智库专家、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行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委员会顾问。连续16年从事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和 ESG 的研究及咨询工作。
陈锋,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智库专家,管理学博士,长江养老董事总经理 ( MD ) ,中国公司治理50人论坛专家委员,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曾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处长,主笔多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文件,牵头负责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和ESG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并参与社会责任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研究领域为企业治理和改革、ESG投资等。
周国银,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智库专家,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IPC)1401ESG标准技术组主席,前华为ESG专家。30年多家跨国企业ESG专业经验,精通欧美ESG立法、国际ESG标准及国际企业ESG战略与实践,参与制定2项绿色供应链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ESG标准。
瞿伟锋,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委会智库专家,上海莱巍爵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IIAF国际认证反舞弊师,联合国训练所上海国际培训中心ESG课程讲师,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合规工作委员、智库专家。有15年的合规、ESG及“双碳”等可持续发展项目经验,先后在国际零售商、品牌、进口商、咨询等公司担任重要岗位;多个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起草人。
注意:实际选聘师资根据培养方案和学生需求适度调整。
十二、【报名程序】
1. 学员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至官方邮箱jjxyjxjy@ucass.edu.cn(报名申请表、个人身份证正反面、最高学历、学位证书;2寸免冠彩色证件照)。
2. 经济学院审核学员的报名申请资料。
3. 审核通过的学员参加由经济学院组织的项目宣讲和面试。
4. 经济学院择优录取,向面试合格的学员寄发录取通知书。
5. 学员收到入学通知书后按规定方式与时间缴纳培训费。
6. 学员在开班式当日办理入学登记、领取相关资料,正式入班。
十三、【证书】
学员完成培训计划,经考核合格,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颁发统一编号的继续教育结业证书(钢印、红印、校长印),由中华环保联合会颁发《中国企业环境、社会与治理(ESG)在职高级课程培训班结业证书》(红印)。
十四、【交费程序】
1. 通过电脑PC端,直接登录社科大收费管理系统的网上缴费平台(网址:https://sf.ucass.edu.cn/u8pay/index.jsp)。
2. 通过登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财务处页面点击“缴费平台入口”进行缴费(网址https://www.ucass.edu.cn/)。
注意:
在校外登录收费管理系统无需连接社科大VPN,直接选择以上两种方式之一登录,用外网打开即可。)
登录账号用户名为学号(由学校统一提供),密码(初始密码身份证后六位),进入后核对学员信息和缴费金额,确认无误办理交费。
3.正式开班后,如学员中途申请退学、退费,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退费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十五、【咨询监督】
1. 招生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2. 招生电话:望京校区,王老师,010-81360160,13811728803(同微信)
3. 监督电话:良乡校区,刘老师,010-81360377,13810856978(同微信)
4. 办公地址:
良乡校区:北京市房山区长于大街11号社科大南综合楼4层
望京校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院社科大行政楼113
5. 官方邮箱:jjxyjxjy@ucass.edu.cn
6. 学院网址:https://ccese.ucass.edu.cn/
7. 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
